返回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刘禅的绵里藏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那就是要教这个少数民族部落学习汉字、读书写字。

    据刘禅所说,他自己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教化这片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如同他们的汉族先贤那样去学习、证明教育无差别对待是正确的理念。

    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无论现在还是前世的刘禅,担任教师或导师的角色都是未曾经历过的。但他庆幸这一世的刘禅并非后人所描绘的那种无知无识之人。

    刘禅的基础确实扎实,虽然的确偏胖,但这可是实打实的事实。他在文化和武艺两方面都有名师指点,并且学习效果还不错。

    尽管小时候没人严格管教他,但刘禅记得,“舅舅”糜芳对他非常好,不惜重金为他请人启蒙教育。后来到西川之后,他的正规教育才真正跟上了步伐。

    即便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变故,但在他被立为世子后,他的教育工作便全权交给了那个名义上的父亲刘备和他的众多臣子们接管。

    为了使刘禅博学多识并掌握治国之道,这位名义上的老父亲特意下令让他广泛研读《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籍,并由丞相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籍供他学习,同时还安排他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

    两位来自荆州世家的大儒,对于指导刘禅这件事也是非常用心,连陪伴他读书的人都精心挑选。

    梓潼太守霍峻去世后,他的儿子霍弋就被接到皇宫养育;另一位被简雍称为董二愣子的董和去世后,他的儿子董允也被刘备收养进宫。

    这两个忠诚度最高且天赋出众的孩子被安排在刘禅身边,既作为他的亲信,又负责监督他的学业。

    可以说,他们是倾尽全力了。在这种环境下,不管刘禅愿意与否,他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在成都北面的射山,由擅长射箭的军人指导骑射。然而,这项技能他并未学得精通,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至少凭借心中的这些学问,刘禅认为教导这些孩子们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当他第二天正式开课时,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虽然昨天刘禅提出此事时,那位族长反复推辞,似乎并不希望刘禅与这个部落有所交往。但当他今天走进族长为他准备好的“教室”时,他彻底懵了。

    刘禅心想,像这样的少数民族部落,即使是他主动提出传授汉族文化知识,恐怕也不会有多少兴趣,最多也就是一些平时闲着没事干的孩子们前来学习而已……

    没想到的是,今天刘禅走进房间时,看到的并非一群小孩,或者说小孩只占极少数。屋子里挤满了将近两百个夷人,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

    要知道,这个中等规模的部落里的夷人壮丁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人。除去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狩猎、取水、劳作,以及早已离开部落的人,几乎剩余的所有壮丁此刻全在这里集合了。

    这让刘禅感到有些发懵。昨晚他准备了一整晚,原本以为他的学生们都是一群未开化的夷人儿童,因此打算用一些简单的小故事作为开场,比如讲述先贤们的故事等等,然后再和这些孩子们交流谈话,就像教导小孩子那样传授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再教他们汉字和典故。

    但现在看来,那样的计划行不通了。那些小故事或许能吸引孩子们的喜爱,但对于眼前这些成年壮丁来说,恐怕他们是不会买账的,也许他们没听过这样的故事,但他们肯定不会对此感兴趣。

    刘禅深深地吸了口气,决定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他露出笑容,清了清嗓子,目光与负责给他翻译的族老对视了一下。

    “今天真是意外,来了这么多学生,我之前准备的东西似乎派不上用场了。不过既然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我的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一变才行!”他轻松地笑着对大家说道。待到族老翻译完毕,他挥了挥手,示意这群人跟着他走出房间。

    既然学生群体已从中孩变为壮年,那就得教他们一些壮年人会感兴趣的东西。刘禅要带他们去的地方并非他处,正是张苞已经辛勤劳作了接近一天一夜的那个水井工地。

    此时张苞已经确信这片地方一定能打出水来,因为脚下土壤已经非常湿润,只不过还差最后一段距离,如果仅靠张苞一人,可能还需耗费数日才能完工。由于工具简陋,随着挖掘深度增加,进度自然会大幅度减缓。

    然而这次,刘禅却带着不少帮手一同前来。“准备好绳索、竹筐和挖掘工具,再加上几个壮汉!”刘禅通过族老向后方的夷人们下达命令,让他们尽快备齐所需之物。

    接着,在张苞的指挥下,刘禅传达指令,由族老翻译解释,一群壮汉围拢过来,轮流不断地在这片土地上挖土。

    这些人其实并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只觉得这样做似乎很愚蠢,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但看见那位族老还未离去,他们也就只能按捺住心思,不敢擅自行动。

    就这样,从早晨一直挖到黄昏。不得不承认人多力量大,在众多人力和充足工具的支持下,原本需要张苞耗时三五天才可完成的工作量

第20章 刘禅的绵里藏针(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